现在搞流量真的比追对象还难——用户看啥都麻木,平台规则三天一变,巨头们早把肥肉啃光了。
就像电影圈暑期档,前三名电影吃掉60%票房;外卖平台拉个新用户要花80块;淘宝客的链接点击率从5%掉到1%不到…
但别慌! 我给你拆解两条活路:要么走产品流量的“人海战术”,要么玩IP流量的“个人英雄主义”。看看快递、电影、外卖、淘宝客这些行业老司机怎么操作的,直接抄作业就行!
1. 产品流量:适合老实人搬砖的玩法
适合谁:做标品、客单价低、想快速见钱的(比如外卖优惠券、电影票代购、快递寄件)
核心就三招:
账号当纸巾用:快递公司搞200个抖音号,天天发“江浙沪3块寄快递”,封10个再补20个;
内容复制粘贴:淘宝客用同一段话术轰炸100个社群,跟发传单一个道理;
算好数学题:某外卖代运营团队测试发现,1个账号每天花50块能拉30单,那就铺100个号。
但坑也多:
小玩家玩不起:有个电影票团队砸20万买设备做矩阵,结果平台一波封号直接凉透;
用户没忠诚度:60%的人会为3块钱优惠券换平台,跟爱情一样说变就变;
现在得会“打游击”:有个淘宝客团队把账号分成ABC组,A组发硬广,B组装用户晒单,C组专门和评论区对线,跟平台躲猫猫。
保命口诀:
✔️ 别把账号当亲儿子(随时准备牺牲)
✔️ 专攻小地方(比如在县城搞“1小时必达”外卖)
2. IP流量:适合有绝活的老铁
适合谁:客单价高、产品难标准化、想长期赚钱的(比如餐饮培训、电影解说、企业服务)
精髓就一句话:让粉丝为“你这个人”买单!
看案例学套路:
外卖圈的“轩哥”:专门拍《拯救倒闭餐厅》纪录片,教老板们用“爆品公式”,现在咨询费5万/小时;
电影界的“毒舌”:靠“说真话”人设,年收150万会员费,比视频网站还狠;
快递老炮“王叔”:天天讲“怎么省物流费”,企业老板们追着付钱,复购率82%。
起号秘籍:
人设要带刺:别当老好人!淘宝客“选品阿灿”专骂智商税产品,反而圈住高端客户;
内容要上瘾:电影解说把《沙丘》拆成10集“科幻管理学”,打工人边看边下单课程;
涨价要大胆:有个教抖音运营的,把99元课涨到999元后,咨询量反而翻倍——贵才显得专业啊!
避坑指南:
❌ 别学矩阵号复制粘贴(用户早看吐了)
❌ 别碰低价产品(吸引的都是羊毛党)
❌ 别端着装专家(外卖小哥教开店比MBA老师更可信)
3. 破局绝招:在夹缝里挖金矿
第一招:往死了垂直
电影号不说漫威,改讲“科幻片怎么忽悠投资人”;
外卖不做白领餐,专攻“糖尿病专属套餐”;
快递公司搞“宠物粮跨境专线”,比顺丰便宜还更快。
第二招:整点新花样
淘宝客用职场短剧卖办公椅:女主升职是因为椅子舒服,转化率飙升300%;
快递公司直播机器人分拣快递,评论区都在问“招不招机器人”;
电影解说搞VR拉片课,让人躺床上就能进《流浪地球》片场。
第三招:直播玩真的
有个做高端外卖的老板,天天直播厨房:
👉 厨师炒菜时讲解“为什么不用味精”
👉 用户弹幕点菜第二天就上新
👉 把差评用户请到直播间现场解决
三个月就把客单价从38元干到128元,现在分店开了20家。
4. 对号入座选路线
如果你是老实人团队(做快递、电影票、外卖优惠):
多搞几个手机号比搞内容重要
开发自动剪辑工具,1天做100条视频
盯着ROI(投入产出比),赚不到快钱赶紧撤
如果你有个人绝活(做培训、知识付费、高端服务):
每周发3条深度视频,坚持半年必火
朋友圈要装X:晒客户报喜、晒行业机密
私域流量池搞起来(企业微信+付费社群)
血的教训:
有个团队同时做产品流量和IP流量,结果两边不讨好。现在聪明人都是:
👉 主业用产品流量保底赚钱
👉 副业用IP流量憋大招
就像某淘宝客大佬,白天发100条商品链接,晚上直播讲“电商人性学”,两头赚得飞起。
现在做流量就像打游戏,免费玩家(纯自然流量)基本是炮灰,小R玩家(产品流量)能混口饭吃,真正通关的都是会造IP的氪金大佬。但别焦虑——找到自己最舒服的姿势,快递小哥也能靠拍段子年入百万,关键是要开始干!
没有回复内容